很喜歡一句詩:萬歲,我們只喊了一聲,胡子就長出來了。
昆曲,不是革命者的情調。
在如今這個繁雜的社會,聽懂昆曲的那一剎那,你就老了。
中國的戲曲,似乎都有著很強烈的地方屬性。
秦腔,那是吼出來的。不管怎么聽,都有著強烈的大風起兮云飛揚的感受。
川劇,市井氣足到有點俗。開場那個小鑼敲得當當當,總有些臺下人來人往的意味。
二人轉就不去說它了,貓冬的時候,也只有聽這個才覺得爽。
昆曲,誕生于江南。于是,就有了擺脫不了的文人氣。
事實上,戲曲的誕生本就是文人的游戲。只是到了后來,慢慢融入了大眾的生活,但是昆曲似乎一直格格不入地端著。
位屬南曲,但是昆曲吸收了大量的北曲特色。最起碼,中州韻就不是南方的。而一大批文人墨客的加入,更讓昆曲的文藝屬性一次次增強。比如詞牌,比如那種慢悠悠的腔調。
這種慢,專屬于“士”這個階層。
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太快,無時無刻不想著慢下來。昆曲就是古代慢生活最好的標桿。
不止一個朋友看昆曲的時候有昏昏欲睡的感受。的確,舞臺上的人是一種模式化的載歌載舞,唱出來的曲又帶著莫名的意味,想要了解這出戲到底發生了什么,到底講的什么故事,有的時候真是太難為人了。
但,你又何必知道?月上柳梢,酒過三巡,昏然間竹笛聲聲,悠悠然一個盛裝的女子在臺上慢慢開音。這是一種氛圍,這是一種況味,這不需要你明白,這需要你感受。
或許現在的人們,要理解這種意境,也只有真正從骨子里閑下來之后。
那一刻,年華老去。
Tips:
昆曲,又稱昆劇、昆腔、昆山腔,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,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珍品。昆曲發源于14世紀中國的蘇州昆山,后經魏良輔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國,自明代中葉獨領中國劇壇近300年。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、舞蹈及武術等,以曲詞典雅、行腔婉轉、表演細膩著稱,被譽為百戲之祖。昆曲以鼓、板控制演唱節奏,以曲笛、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,其唱念語音為中州韻。昆曲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。
據《貞豐志》記載,自沈萬三的時代起,周莊四季曲音不絕,莊內有城隍廟、北柵二處古戲臺,名列“周莊八景”。今年年中的時候,歷時三個月,周莊古戲臺進行了升級改造。繞過走道,進入戲院,屬于周莊古戲臺全新的一切,豁然開朗。余音繞梁之下,尋一處傘下雅座,又或是暢游在古雅戲院,聆聽著水磨腔的意蘊悠長。現如今古戲臺敞開大門,迎接五湖四海的游客,可以在與本地老人吳儂軟語的交流中,體驗最正宗的周莊生活氣息。
演出安排
時間
周一至周三、周五至周日:
昆曲 10:00-11:00,14:00-15:00;
周四:
錫劇 10:45-11:30,12:45-15:30。
地點
清風明月?周莊梨園
咨詢電話
0512-5721805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