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7日,立秋
立秋,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,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,標志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:“秋”就是指暑去涼來。到了立秋,梧桐樹開始落葉,因此有“落葉知秋”的成語。從文字角度來看,“秋”字由禾與火字組成,是禾谷成熟的意思。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,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。
小莊主給大家分享一則立秋農諺
朝立秋,涼颼颼,晚立秋,熱到頭。
雷打立秋,干煞泥鰍。
立秋勿落耥,處暑勿耘稻。
雨打立秋,萬物豐收。
立秋無雨最憂愁,大熟年成一半收。
立秋無雨最天求,田中萬物盡歉收。
黃金萬兩,不如秋雨一場。
秋夾伏,熱得哭。
立秋拔稗草,處暑長好稻。
要拔草芽,勿拔草爺。
立秋陣頭落一陣涼一陣,大伏陣頭落一陣熱一陣。
一場秋雨一場涼,三場秋雨添衣裳。
(新浪江蘇特約攝影師 吳疆)
小莊主有必要給大家一則溫馨提示
立秋以后氣溫由熱轉涼,人體的消耗也逐漸減少,食欲開始增加。因此,可根據秋季的特點來科學地攝取營養和調整飲食,以補充夏季的消耗,并為越冬做準備。秋季氣候干燥,夜晚雖然涼爽,但白天氣溫仍較高,所以根據“燥則潤之”的原則,應以養陰清熱、潤燥止渴、清新安神的食品為主,可選用芝麻、蜂蜜、銀耳、乳品等具有滋潤作用的食物。秋季空氣中濕度小,皮膚容易干燥。因此,在整個秋季都應重視機體水分和維生素的攝入。
大家來周游玩,記得帶好隨行衣物,做好防風保暖工作。